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

奶粉事件,大家都不要装了(转帖)

http://www.my1510.cn/article.php?7c8af517e88c02d7

奶粉事件,大家都不要装了 / 魏英杰

2008-09-25 01:06 | 阅读(2432) | 标签: 奶粉

和老婆回苏北乡下几天,基本上不了网。今天才回杭。开了6个多小时高速,很累。还是迫不及待上网浏览新闻。果然几天不更新大脑信息,赶不上时代了。在中国这块“热”土上,一天的变化赶得人家十年工夫。这几天,有人“辞”官有人丢官,还有新的悲剧继续发生。

还 是说说“奶”的事吧。这次回乡下,主要是给小孩断奶。怕宝宝缠着他妈妈吃奶。临走前,特意买了两罐奶粉放着。当然,不是三鹿奶粉或别的国产奶粉。虽说这个 品牌奶粉(怕有广告嫌疑,就不写品牌了)标明原产地新加坡,心理还是有些不放心。前几天想让人从香港代购。不过那边奶粉听说不仅涨价,而且还限购了。事实 上,现在不仅国产,而且连国外品牌在国内生产的,都让人心存顾虑。正所谓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。奶粉是婴儿的生命线,搞到这种地步,又岂是一个质检总局局长 辞职可以说明问题的。三鹿事件刚出来的时候,准备写篇评论,写了一半就搁笔了。和有的朋友一样,感觉在这个事情上,还去说些不痛不痒的道理,简直是一种耻 辱。

那天在边上小区(城中村,住着大量外来人口),碰到一位抱着宝宝的妈妈,问了一下就是吃三鹿的。花了一百来块钱检查,幸好没事。告诉 她千万别再给小孩吃国产奶粉,可她转口说,某(还是国产的)品牌奶粉听说好一些。为什么,就是因为买不起高档奶粉。后来这个品牌奶粉也被查出有问题了。不 知道这些妈妈们怎么办。说起来,这是一个“发展”的怪圈。可是想想,发展为什么?难道就是为了买毒奶粉吗?这里头所蕴含的社会发展危机,可谓“罄竹难书” 啊。

可是,一次又一次的悲剧,似乎并未让“人”清醒过来。就说这次卷入风波的厂家,也不过是把事件当作一次企业危机,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在 做什么。前两天,就在乡下一家超市,我看到某乳品厂家的“安民告示”,还在继续蒙骗世人。在这张告消费者书上,厂家借用某“权威报道”,告诉消费者“国家 质检总局检查结果显示,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。”有问题的只是部分批次的产品。妈了个逼,自己就是检查出液态奶有问题的厂家之一,居然还能这么说 话。更绝的是,厂家依然援引“权威报道”告诉消费者,即便吃了含三氯氰胺的液态奶,每天只要不超过2公升,对人体依然是安全的。这话就像是说,这东西吃不 死人就可以。

我还以为这是“个别现象”,可回杭后到超市,又看到另一家乳业公司华东市场部的“告示”。上面写着,经过检查,供应华东市场 (似乎包括安徽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福建等地)的该公司产品是合格的,而按照“有关部门”口径,合格乳品可以正常销售。最搞笑的,当然是伊利那封买广告版 面发出来的《伊利集团致亲爱的妈妈们的一封信》,信里解释“此次检测出含有微量三聚氰胺的是一个批次的3岁以上的‘儿童奶粉’。在伊利的销量中,‘婴幼儿 奶粉’和“‘儿童奶粉’的销售比例是99:1。而伊利的‘婴幼儿奶粉’是完全合格的。”口口声声“请妈妈们放心”,“希望妈妈们继续给伊利信心,给中国乳 业信心”。厂家普遍心态并非反省和歉意,而是怎么样稳住市场,减少损失。按照这样的心态,你能让消费者重建信心吗?你能指望这些厂家知错必改吗?你能指望 悲剧(包括发生在其他食品领域)不再重演吗?

大家都不要装了。厂家不要再装自己是无辜受害者,政府部门不要再装作没能及时发现问题,写评论的朋友们也不要再装作这又是一次民意的胜利了。奶粉事件何止是一个乳品行业的安全事件,而是整个社会信心崩溃的临界点。